最近陪闺蜜去打HPV疫苗,发现诊室门口排队的小姑娘们都在讨论价格问题。说实话,二价HPV疫苗这几年价格确实像坐过山车——2017年刚引进时三针要小2000块,现在国产疫苗上市后直接腰斩。目前社区医院单针价格普遍在329-600元之间,具体要看选择进口还是国产。
去年在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约的进口二价,单针价格显示580元,三针总价1740元。但朋友在深圳私立医院打的同款疫苗,每针要贵出200多块。这里要提醒大家,公立医疗机构执行政府指导价,而私立机构可以自主定价,建议优先选择社区医院接种。
现在市面上主要有两种选择:葛兰素史克的进口二价和厦门万泰的国产馨可宁。进口疫苗三针总价大概在1600-2000元浮动,国产的则只需要987-1800元。不过要注意接种程序——9-14岁小姑娘只需要打两针,能省下三分之一费用。
上周陪表妹在杭州接种时,护士特别提醒现在有地方纳入医保了。比如内蒙古鄂尔多斯,适龄女孩可以免费接种,深圳也能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。建议接种前先打12320卫生热线咨询当地政策,说不定能省下大几百。
记得2020年国产二价刚上市时,直接把进口疫苗价格拉下来40%。原来每针近800元的进口疫苗,现在社区医院基本都在600元以内。今年3月广州某社区医院还推出过三针套餐优惠,比单针购买便宜了168元。
有个有趣现象:自从九价疫苗扩龄到45岁,二价接种率反而提升了15%。疾控中心的朋友说,很多30+女性觉得「既然等不到九价,不如先把宫颈癌主要防护做了」。就像我同事张姐说的:「与其干等三年,不如先给身体上个基础保险」。
最近遇到个典型案例:刚毕业的小玲在二价和九价间纠结。我给她算了笔账:在杭州,二价三针1740元,九价三针3978元,差价够买台新手机。考虑到她25岁的年纪,最后选择先接种二价,等五年后补种九价,这样既经济又能获得更全面防护。
专家建议其实很实在:中国84.5%的宫颈癌由HPV16/18型引起,而二价疫苗对这俩高危型的预防效果和九价完全一致。如果主要想预防宫颈癌,二价的性价比确实更高。就像买空调,基础款制冷够用,没必要非买带空气净化的顶配。
上个月同学群里讨论疫苗,发现已经接种的7个人里有5个选二价。在银行工作的莉莉说:「当时看到九价要排两年队,果断改约二价,从预约到打完只用了28天」。她现在每年按时做宫颈癌筛查,觉得这样组合防护更踏实。
最后给准备接种的姐妹提个醒:除了疫苗费用,还要考虑挂号费、注射费这些隐形支出。有些私立医院会把服务费包装成「VIP套餐」,其实社区医院30块的注射费就能搞定。记住要保存好接种记录本,未来要是补打其他疫苗,医生需要查看接种史。